您好!欢迎来到恒安人才网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遵义市汇川区探索失地农民保障机制
□ 陈洪波/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积极探索失地农民从业培训、就业推介、创业服务、无业救助等保障机制,以培训促进就业、创业拉动就业,确保失地农民切实利益。 从业有培训保障 综合培训。充分利用区、镇、村三级人社中心服务平台,采取邀请专家现场授课讲解、收看远程教育课程、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凡是户籍在汇川区的失地农民重新就业必须参加培训,着力提高失地农民综合素质,确保每人至少掌握1门以上非农业就业技能,并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专业培训。建立失地农民专业培训学校3所,开设计算机操作、创业技能、家政、烹饪、超市收银员、手机维修等六大培训模块,有针对性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班。目前,共组织不同专业技能培训班36期,培训失地农民2000余人次。 定向培训。根据遵义电器(气)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遵义烟叶复烤厂、工业园区、海龙囤古军事城堡、国际温泉城项目、娄山关红色旅游区等109家用工企业及经营户用工需要,签订定向用工和培训协议,委托培训中心定向培训,提高就业率和企业用工满意度。 就业有推介保障 搭建失地农民信息平台。根据职业供求情况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畅通失地农民培训中心与用人单位信息联络渠道,深入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为失地农民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纳入“贵州省就业信息系统”实现失地农民就业管理信息化。目前,全区登记失地农民3000余人次,随时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从信息库选择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就业。 组织失地农民专项招聘。汇川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置失地农民招聘专席,定期组织失地农民参加就业招聘会,努力为用工企业和求职失地农民搭建优质交流平台。目前,1000多名失地农民在市内相关企业或经济组织找到工作,还通过与富士康等大型企业合作,组织部分失地农民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切实增加失地农民的收入。 转移失地农民就业方向。依托辖区内贵州海尔、希望饲料、老村长食品等多家大型企业,积极发展失地农民就业转移配套企业,按照“一户至少一人就业”基本方针,重点推荐“零就业”家庭人员和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引导6000余名失地农民到环卫、物业、公益性岗位等实现就业。 创业有服务保障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失地农民创业孵化基地,与061集团原534厂联合投入经费80余万元,完善失地农民创业服务中心,积极宣传创业政策,为失地农民创业无偿或低价提供生产、科研、经营场所,有效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完善创业激励政策。出台创业激励政策,小额信贷、贴息贴租、微型企业创办等政策向失地农民倾斜,对从事农作物品种繁育、农产品初加工、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初始创办企业,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力鼓励和引导失地农民经商办企业。今年以来,兑现扶持失地农民经商办企业创业奖励12户,金额4.2万元,自主创业经营场地租金补贴16户,金额5.76万元。 积极支持异地务农。根据一些有种养专长的农民失去土地而不愿离开土地等情况,鼓励和扶持失地农民继续在土地上科学增收致富,外出租种土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无业有救助保障 救助资金保障。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提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在财政部门设立资金财政专户,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老、弱、病、残等无法就业人员社会救助,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困难等,杜绝失地农民“吃不起饭、上不起学、穿不起衣”。董公寺镇还通过募捐等形式,筹集100万元爱心救助基金用于失地农民临时困难救助,目前已发放20多元救助50余户困难失地农民。 失业养老保障。建立有别于城镇的失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特别对60岁以上无劳动力失地农民按照认定的被征地比例档次增发基础养老金,即每月在领取60元养老金的基础上,政府再按失地多少发放数量不等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目前,5万余名60岁以上失地农民纳入新的社会保障,预计增发养老金4328.76万元。 特殊群体保障。按照老弱病残优先原则,失地农民优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此外,还积极帮助无业失地农民解决过渡房源、搬家、协调子女入学、就业再就业等群众关心的问题。
上一篇: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浙江高校毕业生近85%已经就业
下一篇:就业“一证通” 浓浓民生情
微信扫一扫
工作轻松找